第129章、议夏绥军。-《朱温灭唐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朱温瞪了一眼朱珍,对他这般惫懒的形态略有不满,但也是习以为常。

    “怀玉,你来跟大家讲一讲对面的情况。”这时朱温看向一侧的徐怀玉说道。

    虽然朱温已经知道了当下的情形,但是经徐怀玉之口说出来更加的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。

    徐怀玉正了正身子,然后说道:“在军使的安排下,这几日我带着精锐斥候潜到河对岸,探查夏绥军的动向,今日得知一个重要的消息。”

    徐怀玉看了众人一眼继续说道:“诸葛爽召集麾下诸将校商谈军情,在今日达成了共识,他们准备这两日就要越过渭河而来。”

    “怎么,他们是要进攻我军吗?”朱珍心直口快的问道。

    “正是。”徐怀玉肯定的说道。

    “这是诸葛爽的主意?”

    “不是。”

    “不是?”

    “对,这不是诸葛爽的主意,他原本有点想要退回去的想法,但无奈的是他没能做的了这个主,后来只能听从麾下将校的意见,决意过河与我一战。”徐怀玉细细说道,将诸葛爽大营发生的事情详细的介绍给众人。

    “哼,这老匹夫混的也够窝囊的,好歹也是一镇之节帅,却被麾下将校给拿捏住了。”朱珍轻蔑的说道。

    “没办法,而今天下多数藩镇不都存在这种情况。”朱温轻声说道。

    唐晚期,牙军的崛起绝对可以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。当然这与黄巢起义也是有着莫大的关联。

    在黄巢起义前,天下藩镇林立,节度使权柄甚重,但他们仍旧是大唐朝廷派去的文人节度使,仍旧是效忠大唐皇帝的,每年仍旧向大唐朝廷上交赋税,期望得到皇帝的封赏,使得唐中央朝廷与地方藩镇间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。

    但这种平衡随着黄巢起义规模的增大而被逐渐打破。地方藩镇看到了大唐朝廷的孱弱,因此就不愿再事事听从皇帝旨意,对上交赋税一事也就没了最初的热情。

    这中间,牙军将领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
    牙军,本是节度使的亲兵,是藩镇中最精锐的军队,由节度使派遣心腹将领统管,是他们对抗朝廷、进行割据的重要工具。牙军在藩镇军队中地位重要,故所得赏赐极为优厚。他们往往父子相承,世代从军,姻族相连,形成桀骜不驯的骄兵集团,使得节度使反而受到他们的控制。

    “诸葛爽也是不易,与人勾心斗角了大半辈子终于获得了出镇一地的机会,却没有想到朝廷竟然将他放在了夏绥这地界上。与两头猛虎相处,他都是依仗这麾下万余人马才有而今的局面,若是他们不再听从诸葛爽的军令,那他就只能灰溜溜的走了。忠武节度使薛能不就是眼前最好的例子嘛。”朱温进一步的分析道。

    “那倒是。”朱珍若有所思的说道,“阿兄,你放心,兄弟们可绝对做不出这等事情来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