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一十三章 势如破竹-《银鸾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要说当时出力最多的人是谁,自然非朝堂上的群臣莫属。

    按照镇南王睚眦必报的性子,一旦对方重新崛起,势必不会有他们的好果子吃。

    镇南王虽说远离了他们的生活,但那份凶神恶煞的面容,却一直萦绕心间,成为了他们永远的阴影。

    皇帝莽撞,可是群臣们可不傻,如果让镇南王重掌权柄,那接下来要遭殃的可就是他们了,而且,镇南王其心可诛,谁知道对方会不会埋怨陛下,然后跟天凤国同流合污,如果镇南王临阵倒戈,那还了得?

    因此,无论从哪一个角度上来看,群臣都绝对不容许镇南王翻身。

    “这也不行,那也不行,你们今天要是想不出一个可行的办法,朕就把你们的脑袋都砍了!”赵博顿时龙颜大怒,其实当初惩戒镇南王,还是受到了群臣的挑唆,否则的话,他也不会把事情做绝,最多也就是给镇南王提个醒,敲打一番而已。

    群臣们再次汗如雨下,但事情到了这个地步,已然无法挽回,他们只能冒着陛下暴怒的危险,殊死抵抗。

    这时,一人上前道:“北部守护皇城的还有五十万精兵,天凤国的军队一时半会攻不破,陛下可下令,从边境中任意抽调一个将军作为平乱主帅,三百万大军合围,势必可以全歼敌军。”

    “放屁!简直一派胡言!”

    赵博心里对群臣可谓是失望透顶,他们除了会排除异己,还会做些什么?

    这也是他第一次产生了一种把群臣全部开革出去的念头。

    赵博怒斥道:“文昌国一直以来虎视眈眈,如果边疆的将军离开,你以为文昌国会无动于衷吗!?到时候,可就不止北部沦陷了,说不定,会直接造成我们东莱国全方位的灾难!”

    他口中的文昌国,乃是东州上的一个国家,虽然在东州上只是一个弹丸之地,但跟东莱国相比,却又强出了一大截。

    两国自古以来征战不休,原本东莱国的疆域可比现在大得多,如果不是东莱国殊死抗衡,只怕早就荡然无存了。

    而镇南王的存在,就让文昌国颇为忌惮,对方在镇南王的手上丢掉了不少的土地。

    跟文昌国相抗衡,东莱国需要付诸一切,可跟天凤国抗衡,却只需要数十万大军便可以保住北部地区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