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44章 喀秋莎-《清末之雄霸天下》
第(2/3)页
战场上炮声雷动,已经再也听不到任何的声音,只剩下刺耳的爆炸声。
硝烟滚滚的在战场弥漫,虽然喀秋莎的射击精度不高,但是以数量取胜。
这些火箭炮几乎是地毯式轰炸,完全没有任何的死角,直接就把德国的铁甲战车炸成了废铁。
在轰炸完毕后,一千辆汽车瞬间走的无影无踪,德国的火炮部队很快跟上,但是却没有找到他们。
两千辆铁甲战车可是德国进攻的杀手锏,现在杀手锏没有了,只能依靠步兵跟俄国和波兰进行血拼。
德国虽然没有了铁甲战车,但是武器装备还是很精良,全都都装配着冲锋枪。
俄国这些年也在研制冲锋枪,终于研制出一把名为“*莎”的步枪。
但是因为一直都在战争状态,所以不能大规模的生产,最后还到新中国购买了一大批武器。
现在德军的冲锋枪,面对的还是波兰和俄国的步枪。
步枪的射程虽远,但是射速太慢,不能形成有效的火力压制。
战场上的敌军可不是站在原地等着你打,在快速的运动之中,步枪想要实现精确射击除非在百米之内。
但是冲锋枪就不同,只要火力全开,直接就形成一道密集的弹着区域,只要在这个区域的敌军,全部都能被打成了筛子。
最重要的还有在向敌军阵地冲锋的时候,完全可以将敌军的火力进行压制。
通常步枪才开两枪,冲锋枪就有十几发子弹打了出来。
双方根本没有可比性,在生死攸关的战场上,谁的心理素质那么好,好瞪着的大眼一枪一个敌人。
冲锋枪直接一排子弹一扫,十几发子弹便将一人打死,这样极大的提高了射杀效率。
所以当华兴军的冲锋枪亮相十几年后,欧洲才迅速的迎来了武器大换装的时代。
德军百万大军深入,在波兰各个战场与俄军和波兰军队血拼。
但是他们没有了铁甲战车,冲锋的时候就不会再有那么容易,在波兰大军和俄国大军的阻击下连连受阻。
战争从一开始德军的突飞猛进,一下进入到了相持阶段。
希特勒最怕的就是相持,一旦进攻受阻,闪电战就完全失去了效果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