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〇二章 大会上的小人物-《回到清朝做盐商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不过对于这种分工明细的管理模式大家还是心存疑虑的。

    直到公司给普通的匠人们制定了计件工资制度,瓷器的产量越来越高,唐焘才发现这种生产模式的妙处。

    又过了一段时间,公司按照淮海公司的模式,给匠师还有普通工匠进行定级。

    唐焘被定为了大匠师,据说品级相当于知县老爷。唐焘的待遇再次提高。

    活了四十几个春秋,唐焘从来没有感到做一个匠师还有那样的荣耀。

    而且淮海军废除了以前的匠籍,唐焘的子孙可以跟普通人一样读书、买地。

    这些变化都让公司的工人、匠师感到欣喜。

    就在最近,军政度在景德镇成立了一个瓷器学校。

    唐焘被聘为教习,专门教授刻花、施釉。唐焘再次完成了人生的逆袭。成了教书育人的先生。当然公司的车间主任,他依然兼任。

    只不过他不再做那些流水线上的产品。

    公司为他成了一个工作室,配备了专门的助手。

    他工作室出产的产品可以印上他个人的标签,他的每一件瓷器作品都当作艺术品去营销。

    当然他要投入大量的心血去精细制作。

    景德镇陶瓷公司也要打造自己的奢侈品品牌。

    董书恒深谙其中的奥义,早已传授给了手下。

    瓷器本身可以作为艺术品收藏,当然制作人要是名家。

    要想捧红一个名家,首先他要有真本事,这一点唐焘是符合条件的。

    其次他要有可以拿来炒作的家世背景,唐焘是名家唐英的孙子,这就是一个炒作的点。

    再次,就是造势了,无论是找托还什么,作为有背景的公司来说,都不是难事。

    这是何等光宗耀祖的事情。

    唐焘本来是一个即将因为穷困潦倒而转行的匠师。

    现在一年时间不到就名利双收,有机会成为一名大师。

    唐焘的心中很清楚,自己该感谢谁?

    这次他作为公司的代表和经理一起来参加年终大会。

    唐焘想的最多的一件事情就是要亲眼看看淮海军的总统。

   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,能够建立这样一个组织。

    哪怕在会上大家拥立总统造反称帝,唐焘觉得自己也会好不犹豫地支持。

    进入了江宁,唐焘他们这些代表都被安排在招待所居住。

    在江宁城有很多这样的招待所。据说很多都是以前的王府改建的。

    怪不得唐焘一进来就觉得这里像是个府邸,里面分成一个个小院,房子大都改成了卧室。但是府中原来的亭台假山都还在。

    吃饭是在食堂集中吃,吃好了之后,大家会在一起逛一逛花园。

    每间房子根据大小,住的人不是一样多。

    唐焘住的房间里加上他一共有三个人。

    另外两人,一个是个老汉名叫张五,还有一个中年汉子,竟然是从南洋回来的,此人是一个农场的场长,名叫杨广泉。

    晚上逛了一会儿,三人都回了房间,这个时代没有什么娱乐活动。

    这么早,大家也睡不着,不知道谁开的头,就在一起聊天。

    “老杨,你们那个农场是在什么地方来?”唐焘毕竟是个匠师,算是个文化人。他这个匠师可是从小学书法、绘画,文盲肯定是学不了的。

    自认为是文化人的唐焘觉得自己应该率先打开话题。

    “我们那里应该算是在柔佛苏丹国的北边。说不上是哪个国家的,农场周边都是一些生土著,实际上就是野人,他们似乎没有国家,只有自己的部落。不过那里是英国人的势力范围,但是英国人也不大管,他们人手不多,只能管理狮城周边。”

    “那一定很危险吧?”唐焘又问道,大家都对异域的事情感兴趣,那个老汉张五也竖着耳朵听着,就当是听个新鲜。

    “刚开始的时候,生土著会来抢东西,后来俺们把这些土著都杀了,还抓了一批人帮我砍树修路。”

    “你们不知道,俺们海外的农场,最初去的都是民兵,每个人都有枪。只要俺们不进到林子里面,这些土著根本就伤不倒俺们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唐焘和张五都听得入神,尤其是讲到抓土著的时候,他们心中竟然有种自豪感。

    “你们知道我们农场现在有多少土地吗?”杨广泉故作神秘地说道。

    “多少?”两人都很好奇。

    “五十万亩。”

    “这么多!”

    “这只是开辟出来的水稻田。我们还有几十万亩的橡胶林和果园呢!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