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四章 插秧-《三国: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》
第(1/3)页
蓝辕出生一月后,春耕播种的季节来临。
作为迁移后的第一季,有一个好开头非常重要,蓝田让小部分人继续种植粟和小麦,大部分人则要学习种植水稻。
当时在北方也有稻米,但旱田的产量不及粟,所以种植得非常少,即便如此蓝田也叫人带来了北方的稻种。
老百姓对蓝田狂热崇拜,但大部分人对种稻不熟悉,所以都等待这位典农都尉手把手的教。
蓝田准备按种稻的流程,先教会那五十名学员,再通过这些人分批次扩散出去。
在耕牛稀少的情况下,新迁入的百姓有些新田还没翻完土,正好给出了一个时间差。
首先是选种育苗,迁移过来的农人对选种还是熟悉,无非是颗粒饱、品相端正的种子,但对于种子的处理就是一门学问。
选出的稻种要先拿到太阳下晾晒几日,由于盐的稀缺性和没有消毒溶液,蓝田只能把种子进行简单清洗处理。
用来育苗的田,提前播撒了草木灰、绿肥等物,在处理完种子之后,就可以催芽播种。
在育苗期间,那五十名学员将所学的知识继续传播,蓝田则偷闲回家抱儿子。
临武当地的百姓也种水稻,看见这些新来的人如此费时费力,所有人都觉得很奇怪,心说这北边来的人还不如我们会种?
那个时候没有塑料薄膜,秧苗在培育期间容易受冷,蓝田就让人晚上用薄布覆盖挡风,到了白天再拆除遮挡吸收阳光。
在资源都匮乏的古代,一切都需要通过人力来完成,幸好没有娱乐活动分走时间。
老百姓现在最大的娱乐就是种庄稼,最基础的需求就是吃饱饭,所以即便有些辛苦,大家也都干劲十足。
当秧苗长到三五寸就要分株插秧,这就是种稻最辛苦的时候,因为需要全天候躬着腰,是真正的面朝黄土背朝天。
北方的旱田相对容易一些,现在要把每一株秧苗,按比例间隙稳固地移植到水田中。
插秧手艺熟能生巧,通过不停的经验积累会越来越好,这段时间蓝田让他们中午加餐,因为实在是耗费体力。
插秧要控制田中的水深,只要不露出地皮即可,加上新开垦的土地偏硬,所以深插秧能让苗牢固。
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