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那又怎么样?”蓝霁还是一脸懵。 蓝田笑着解释:“在交州这样阳光充足的地方,占城稻一年可以收获三季,如果在荆南等地也可收获两季,占城稻从栽种到采收仅用不到六十天,你算算一年三季用多少时间?” 蓝霁点点头:“算起来是一百八十天,不说占城稻产量不高吗?” “一年三百六十五天,半年时间种完三季稻,节约下来的时间百姓可以休息,也可以种点辅粮、蔬菜,现在北方的单季稻需要五个月,南方的双季稻每季要接近四个月,时间优势可以弥补很多差距,而且这稻种耐旱不择土,土地没有其他作物要求那么高,这是它第二大优势。”蓝田继续解释。 “难怪水田和旱田都在耕作,先生此举真是造福百姓啊。”高顺忍不住感叹。 蓝田轻轻摇头,“伯平不要这样说,这稻种是你和伯阳带回来的,它的意义比收复日南还要强,不过还要经过多次培育,才能把种子推广出去。” “将来百姓只要肯干,就都不会挨饿了?”蓝霁继续追问。 蓝田不置可否,满脸严肃地回答:“百姓将来是否挨饿,除了跟他们是不是勤劳有关,还与自然灾害是否频发,各地衙门对粮食储备得怎样,朝中当权者能否善待百姓,地主豪强是否兼并土地等等,这一切都有莫大的关系,再神奇的粮种都没法一劳永逸。” 蓝辕肯定地附和:“好像除了天灾,主要取决于人祸,大王本就爱民如子,将来他得了天下,必会善待百姓的,所以父亲不用忧虑...” 蓝田听完直摇头:“汉朝疆域如此广大,大王将来即便登基称帝,也没办法顾及每个县乡,想让百姓都过上好日子,需要每个地方官员共同努力,所以国富民强不但需要明君,也需要上下各级贤臣辅佐,你们将来必须要做贤臣,别忘了供养咱们的粮食,都是农民用锄头刨出来的。” “孩儿省得了。”蓝辕、蓝霁齐声回答。 众人参观完试验田,便打马回城去用午饭。 回城路上,蓝霁与蓝辕在前方引路,两兄弟此时又交流起习武心得。 高顺看着两人背影,小声打趣道:“先生无时无刻都在教育,难怪伯阳、仲陵都这么出彩,我家那元峰(高岭)悟性太差,以后只能帮助伯阳带带兵。” “元峰那孩子也不错,此番南征林邑生擒敌酋区进,汉中王一定会论功行赏,功劳簿我让公琰(蒋琬)在整理,成都会来人庆贺虎贲武堂开门,到时候让来人顺路带回去,伯平没什么意见吧?”蓝田意味深长地反问。 第(2/3)页